医疗器械如何分类管理?三类风险等级全解析

医疗器械如何分类管理?三类风险等级全解析

我国对医疗器械实施​​三级风险分类​​,匹配差异化管理要求:

​类别​​风险程度​​代表产品​​管理要求​
​第一类​低风险手术刀、纱布、检查手套、刮痧板备案管理(市县级药监部门备案)
​第二类​中度风险血压计、体温计、心电图机、超声消毒设备注册管理(省级药监部门审批)
​第三类​高风险植入式心脏起搏器、人工晶体、血管支架、麻醉机严格注册管理(国家药监局审批)

​特殊说明​​:

  • •同一产品在不同使用场景下风险等级可能变化。例如普通口罩属于“一类”,而医用外科口罩(防飞沫传播)属于“二类”,医用防护口罩(如N95)则因直接接触高风险感染环境被归为“三类”。
  • •家用医疗器械多为​​一类或二类​​(如电子体温计、血糖仪),但若涉及植入(如家用胰岛素泵)则可能升级为三类。

家用医疗器械选购指南——安全与有效的必备法则

常见家用器械类型

  1. 1.​​检测类​​:血压计(臂式更准)、血糖仪(需定期校准)、电子体温计(耳温/额温/腋下)、听诊器;
  2. 2.​​康复类​​:颈椎腰椎牵引器、制氧机(注意氧浓度≥90%)、防压疮床垫(适用于长期卧床者)、矫形器(如护膝);
  3. 3.​​治疗类​​:低频电疗仪(缓解肌肉酸痛)、家用雾化器(儿童哮喘辅助治疗)、理疗仪(如红外线热敷)。

选购“三查一问”原则

  1. 1.​​查资质​​:认准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》(或备案凭证)及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》;
  2. 2.​​查经营者​​:线下购买需选择有《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》(或备案凭证)的药店/专营店,线上需确认平台资质及商家授权;
  3. 3.​​查说明书​​:重点关注“适用范围”“禁忌症”“使用方法”“储存条件”(如部分设备需避光防潮);
  4. 4.​​问医生​​:尤其针对慢性病患者(如糖尿病患者选血糖仪,高血压患者选血压计),需结合个体情况咨询专业建议。

​避坑提示​​:警惕“包治百病”“无需就医”的夸大宣传(如宣称“按摩仪根治腰椎间盘突出”),此类产品多无正规资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