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高端影像设备“下乡”,基层医疗机构迎来“新五件”升级潮

长期以来,我国基层医疗机构(乡镇卫生院、社区卫生中心)的医疗器械配置滞后——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影像设备仍为20世纪80年代产品,难以满足常见病、多发病的精准诊疗需求。2025年,随着国家卫健委“十四五”规划落地,基层医疗设备升级进入加速期:目标到2025年为80%的乡镇卫生院配备“新五件”(DR、彩超、全自动生化分析仪、血球计数仪、心电监护仪),中央财政已拨款超200亿元专项支持。

这一政策红利下,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成为最大受益者。以DR(数字X光机)为例,2015年国产设备市占率仅30%,2024年已提升至65%(联影、万东、安健科技等企业为主力);超声仪领域,迈瑞、开立等国产品牌凭借便携性与性价比,覆盖超80%的社区卫生中心。在某西部县人民医院,引入国产16排CT后,肺部结节检出率从15%提升至35%,基层首诊率提高20%。“以前做不了的复杂检查要转诊到县里,现在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完成,既省时间又少花钱。”该院院长表示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国产设备不仅“价格亲民”(约为进口同类产品的60%-80%),更针对基层需求优化设计——如便携式超声仪重量仅5公斤,适合村医上门随访;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速度达每小时200个样本,满足基层大批量检测需求。

​点评​​:基层医疗是“健康中国”的网底,设备升级是提升服务能力的“硬支撑”。国产高端影像设备的“下沉”,不仅解决了“有没有”的问题,更通过技术适配实现了“用得好”,真正让优质医疗资源触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